现代女性特别注重养生,在中医文化中男性属阳,女性属阴。
‘阴’,体质多阴冷。而‘艾灸’为纯阳之物的调理方法,与女性
‘阴性’体质相配。同时艾灸法本身的‘促气血运行’的作用机理又
特别突出,应合女性主‘血生理特性’。所以说,女性艾灸效果
特别适合。
艾灸在美容养生的功效
将艾叶晒干,搓取艾绒,制成艾柱,置于选定的穴位燃烧,用治百病,这种神奇的艾灸疗法,流传至今已三千多年了。现将临床常用养生与美容,并有良好效果的艾灸疗法选介于下:
治面部皱纹多: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穴位,约距穴2~3厘米左右选进行熏灸,每次选2~3个穴位,各灸5分钟左右,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鱼尾纹多,选太阳、丝竹空;额纹选阳白、印堂;笑纹选地仓、下关、颊车。或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每次3~5壮,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
治疣:首先常规消毒疣部,再用凡士林少许涂于疣上,取艾绒制成与疣相同大小的圆锥形艾炷3个,将1个艾炷放在疣上,点燃使艾炷烧尽(一般不痛,如艾炷大于疣则烧灼正常皮肤引起疼痛),去艾灰后,疣上再略涂凡士林(起粘附作用),将艾炷放上点燃,这样连灸3个艾炷,疣被烧焦。一般治疗1~2次,疣体脱落,治疗后消毒纱布覆盖,以防感染。
治面瘫:用隔姜灸法,即取新鲜生姜切0.2厘米厚的姜片,上用针刺数孔,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在患侧的阳白、颊车、地仓、颧髂及四肢双侧的合谷,足三里穴,每穴施灸3~5壮,施时局部灼烫时,将姜片提起片刻再放下,反复几次,直至艾炷全部烧完。每晚卧前施灸1次。
治牙齿松动:每晚临睡时,端坐凳上,将艾条点燃后,在下肢的绝骨、涌泉穴上悬灸,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再请家人帮助,施灸肾俞、大杼穴,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农历每月前2日下午5时~9时施灸。补肾益精,强骨固齿。
治雀斑: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
通经活血,防治雀斑。治黄褐斑:卧前取1支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黄褐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自觉有温热感,施灸1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治眼睑下垂:用艾条点燃后,在上眼睑至前额部来回悬灸,至局部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施灸2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治面部虚胖:每晚临睡前,将艾条点燃,端坐床前,分别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穴,每穴悬灸5分钟左右,局部出现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感。益气健脾,养血容颜。治痤疮: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那么什么病适合艾灸,什么病适合西医呢?
艾灸是我国几千年的独特医学瑰宝,西医是近百年兴起的医学科目,虽然两者有不同的理论基础,但也都不妨碍其能治病救人。
有些人说西医好,有些人说中医强,其实不同的病,中西医各有所长:
有一些病应该更加注重调理,就不应该跑去看西医
有一些症状更加适合西医,则应该选择西医
根据不同的症状推荐不同的选择方向
1、心脑血管疾病:先西后中
如:高血压病、心脏病、中风、脑梗死等。西医在急性发作时有迅速控制症状的作用。但不能根治疾病,中医药主要在改善患者体质方面发挥巨大调理作用。
2、便秘:首选中医
西药对便秘的治疗较为短效,只能作为应急措施。不要过多服用泻药,避免药物依赖。
3、感冒:中西医皆可
绝大多数情况下,感冒不吃药七天能好,吃药一周能好,输液一星期也能好。
关键在于治疗感冒时是否在同时提升免疫力。一般情况下,感冒初期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就能控制。
如果突发性高热不退、咳嗽、头痛等症状比较重的,可以找西医,明确病因,有利于指导用药。
4、颈椎病:首选中医
中医理疗是治疗该病种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药调养,更有优势。
5、腰椎间盘突出:首选中医
更多情况下中药配合理疗效果较好,西医主要在疾病晚期手术治疗方面有优势。
6、面瘫:首选中医
西医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中医针灸配合理疗效果在临床上疗效更确切,一般来说治疗越及时,效果越好。
7、口腔疾病:首选西医
什么病适合看中医,什么病适合看西医?看过此文一目了然!收藏~
西医牙科相关医疗器械完善,在手术矫形、治疗等方面优势明显。
一些非器质性病变比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则可选择中医治疗。
8、脾胃病:首选中医
如慢性胃炎、腹胀便溏等,一般病程较长,机理比较复杂。西药多为单成分,不如中药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更容易贴近病情。
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9、过敏性疾病:首选中医
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药后容易反复。
而中医是跳出局部从整体来调节,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入侵造成的,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10、青春痘:首选中医
什么病适合看中医,什么病适合看西医?看过此文一目了然!收藏~
西药副作用相当大,不宜久用;中医从全身调理,作用缓和但持久。
11、白癜风:中西各有特色
白癜风为难治性疾病,治疗需要持续。西药主要在局部用药、激光治疗方面有特色;中医依靠辨证论治,进行全身调养。
12、带状疱疹:首选中医
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引起,西医针对病毒也没有特效药物。中西医疗效较好,需要注意防治并发症及后遗症。
13、脚气:中西医皆可
一般外用药治疗的效果都不错,但西医有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对于顽固病例,中西药配合起来,治疗效果更佳。
14、特发性脱发、斑秃:首选中医
这类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医不易治疗。中医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痰湿瘀热等角度出发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15、感染类疾病:中西医皆可
如盆腔炎、阴道炎等。对于急性发作期、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见效快。中药和中医理疗则对一些慢性反复发作性炎症疗效更好。
16、不孕不育:根据病因
首先应该仔细查找病因,再确定找中医还是西医。属于输卵管阻塞等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西医治疗较好,但大多数功能性病变引起者,中医药调理有独到之处。
17、原发性痛经:中医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不佳,多属对症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效果较好。
18、月经失调:中医
妇科疾病常属于激素分泌紊乱,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剂量,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也是一门强项。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采取疏肝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19、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
西医治疗在一些人群身上较为明显,中医长期调理更加安全。
20、失眠:看中医
失眠大多属于功能性紊乱,中医可从气血、阴阳等角度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镇静安眠类的西药容易导致依赖,只能短时间服用。
21、偏头痛:看中医
首先检查明确病因,在排除器质性问题后,采取中医调理。
偏头痛大多没有病因,属于功能性紊乱,西医没有更好的办法。
22、亚健康:首选中医
西医生化检查等指标正常或轻微异常者,都可通过中医进行调理。
23、复杂慢性病:中医
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肿瘤等,西医可能会采取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肿瘤患者配合内服中药还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
24、非器质性疾病:中医
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力不足、头晕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烦躁等症状,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经西医化验、拍片检查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
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做到提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总结
急性病,意外伤害,器质性病变一般看西医
慢性、退行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应采用中医调理+营养补充
艾灸美容灸哪些穴位呢?
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头部的重要主要穴位:太阳穴,晴明穴,百会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后再在身体的穴位: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等,对症调理女性的身体情况,可以说是给女性整个身体“做美容”
妇科疾病艾灸穴位基本上是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承山穴
比如:不孕不育,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经少,经量太多,闭经、宫血(崩漏)、盆腔炎,盆腔积液及包块,附件炎,阴道炎,外阴痒、宫颈息肉,宫颈糜烂。
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卵巢功能低下,不排卵,多囊卵巢,囊肿;子宫脱垂,子宫后屈或左屈,子宫内膜异位、肌腺症,肌瘤等;乳腺增生,小叶增生,乳房胀痛,乳房硬结,纤维瘤,乳腺癌;产后风等.
往往在用艾灸治疗某一病症时,不知不觉地把另外一种病也治好了。也就是艾灸能同时治疗好几种病。
为什么艾灸能治多种妇科病?
艾灸对女人特适合!妇科病,大多数是由于寒湿、气滞血淤,经络堵塞、血虚等引起的。也就是体内的环境或气象不好,由于气象或环境不好,就像是没有阳光的寒湿天气或冰冷的冬天,久而久之,当然就会气滞血淤,经络不通畅,代谢的垃圾产物无法排出,新鲜血液无法正常运送到,当然就会生各种各样的病了。
就像一直在寒湿的天气下,东西就发霉发臭发烂,在严冬下就会结冰。当然还会不断的消耗人的阳气,病会越来越重。要根治好这么多的病,只有改变好体内的环境或气象。艾灸能补元阳、散寒祛湿、通经活络、消炎止痛……
用艾灸把体内的气象变得阳光明眉,就会冰雪消融、阴霾尽散、经络通畅,当然就能根治这么多病了。把生病的环境改好了,病自然就没有了。
关于艾灸及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加相互交流!
想了解更多艾灸知识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