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剪舌筋早被“玩坏了”!
(图片来源:见水印)「剪舌筋」也叫做剪舌系带、剪绊舌。
说的再专业点,这种手术就叫做:舌系带过短矫正手术。
舌系带就是舌头上翘时看到的那根舌筋。
一般情况下,舌系带对于语言的影响很小,不会造成孩子“不说话”。
即使是舌系带过短,也只会让宝宝无法正确地发出某些声音和词组。
主要是翘舌音(发音时需要舌尖上抬),比如“d,t,n,l”等辅音,不会造成“不说话”或者“什么话都说不清”的情况。
但是!家长怕啊,老一辈人就更别提了。
只要发现孩子口齿不清,医院「剪舌筋」。
更有个别发展落后的地区,为了防止孩子将来说话“大舌头”,会在孩子小的时候,自行在家用针或小剪子给孩子“剪舌筋。”
天啊,这是什么迷惑操作?!简直拿孩子的健康开玩笑嘛!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宝宝出生后,舌头都要“剪一刀”?
别医院,先看看剪舌筋到底有啥条件吧!
「剪舌筋」有三个重要阶段
正常的别作妖
正常舌系带距舌尖在3mm以上,舌体卷动灵活,舌尖能舐着上腭,舌体能全部伸出嘴唇外。
这种舌头,家长就别跟风让孩子受罪去挨一刀了!
轻度不剪
啥叫轻度?
舌系带距舌尖2~3mm,宝宝伸舌头能卷起,但舌尖不能舐着上腭,舌体能伸出口外,伸出的舌头,舌尖因舌系带轻微拉扯,会略呈W形。
喏,就跟下面酱婶儿的,其实可以密切观察观察。
(图片来源:爱儿康)(图片来源:小乔伊-joy)因为这种情况是婴儿时期舌系带多呈紧张状态,可出现舌系带“过短”的情况,这是暂时性的生理现象。
至于轻度的舌系带拉扯造成的发音问题,一般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和乳牙的萌出,舌系带的附着会逐渐向口底下移,逐渐变得单薄而松弛,舌头的活动度变得更加灵活后慢慢消失,所以一般不需要剪舌筋。
中度看情况
舌系带距舌尖1~2mm,舌体卷起困难,舌尖与上腭有较远距离,舌体不能完全伸出口外,舌尖呈较为明显的W形。
(图片来源:爱儿康)存在这种情况的宝宝,如果出现口齿不清的情况,可能也并非完全是因为舌系带短的问题。
大多数是由于学语期宝宝,大脑语言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所致,一般会在4岁之后才会逐渐吐字清晰。
如果你家宝宝属于中度舌系带牵拉,那么就需要就医面诊,让医生做各项专业的评估后,再决定该不该剪。
重度必剪
如果宝宝的舌系带与舌尖齐平,舌体不能卷起、不能伸出嘴唇外,前伸都困难。
并且,当舌尖前伸或上卷时,由于系带过短牵拉,导致舌尖呈“W”、“V”式凹陷形,并且出现吃奶障碍、发音障碍、舌系带经常溃疡等问题。
(舌头翘起呈V状也属舌筋短▲)那么就必须要尽早「剪舌筋」了,否则以上影响会越来越严重。
重度舌筋短的宝宝
该什么时候剪舌筋?
(图片来源:见水印)对于婴幼儿来说,如果因舌筋短造成吃奶困难的话,则建议在6个月以内剪舌筋比较合适。
因为这段时间内宝宝的痛觉还不是很强,舌系带薄,手术后出血会比较少,加上体内母体抗体比较强,手术风险也小,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剪是不需要麻醉、不需要缝针的。
对于刚刚萌牙的宝宝,过短的舌系带会和牙齿摩擦造成溃疡,这种情况也考虑尽早手术干预。
但是,对于不存在吃奶障碍、舌系带溃疡等问题的宝宝,可以观察到宝宝4岁~5岁时,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再「剪舌筋」最合适。
因为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岁左右时,大约有50%左右的孩子存在舌系带过短问题。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6岁左右这一比例下降到6~7%。
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舌系带都可以自行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剪舌筋在宝宝局部麻醉下,被开口器撑开的嘴和撕心裂肺的哭声背后,其实都是被人为放大焦虑的结果。
孩子挨了一刀,家长缓解了焦虑,个别医生面对难度系数低、收益甚佳、和家长达成共识“工作”,当然特别乐意效劳了。
这种除了孩子外,皆大欢喜的手术,便促成了过度诊疗的死循环,以及中国式剪舌筋的滥用!
可是,各位宝妈奶爸要知道舌下的筋是舌的系带,那里面都是血管和筋膜,起着营养舌头和固定的作用。
在没有剪舌筋手术指征时,千万不要鲁莽给宝宝剪舌筋。否则不仅要承担不必要的术后并发症,还会给部分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
所以,这次不用点赞、点「在看」!为了杜绝过度诊疗,请各位宝妈奶爸能够把文章转发出去!告诉你身边亲朋好友,别让宝宝瞎遭罪了!
▼往期精彩回顾▼■为什么生两个女儿,比生一儿一女好?
■仅1秒,孩子便倒地身亡!元凶竟是…■女童睡“棕床垫”患白血病…(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