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的成长周期中总有那么一段日子特别爱流口水,口水滴滴答答的小模样真是惹人疼爱,可是时间长了一系列的问题就随之而来:宝宝为啥老是流口水?流口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吗?口水长期糊在脸上,该如何护理,预防小脸蛋又红又痒?
妈妈们都别着急,跟着孕育桥医生一起来了解宝宝流口水这件事。
宝宝为什么流口水呢?在这个阶段,造成宝宝流口水的原因主要有:1.吃了含淀粉的辅食
发育较快的宝宝,从4~5个月前可能就开始逐渐添加含淀粉类的辅食,唾液腺受到刺激后,唾液分泌明显增加,而宝宝口腔小而浅,口水多了就会流出口外。
2.宝宝长牙
宝宝通常会在7个月左右时开始长第1颗牙齿。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从而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3.宝宝的吞咽功能不完善
宝宝尚未发育成熟,吞咽功能不完善,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口水一旦在口腔积聚,宝宝来不及吞咽,就可能流出来。
4.宝宝“啃手指”的小习惯
大部分的宝宝都喜欢啃手指,这会更加重了唾液腺的分泌,加之婴儿的口腔小而浅,就容易“水漫金山”。
锻炼宝宝吞咽能力小妙招:
1、用吸管喝水。建议想要锻炼孩子口腔能力的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例如给孩子用吸管喝水,刚开始吸管可以大一点,因为比较好吸,等到孩子的慢慢习惯了之后可以选择小些的吸管,这有助于孩子唇部的锻炼。
2、抿嘴唇。给孩子的嘴巴上涂上他们爱吃的食物,例如果酱等,让孩子靠着自己去抿嘴唇,这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嘴唇闭合的力量。
3、咀嚼。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脸颊上的肌肉控制能力还不足,建议可以给孩子循序渐进的提供一些面积小一点的粗粮类食物,可以让孩子充分运用到咀嚼肌的部分,锻炼咀嚼能力。
此外,叮咛各位亲朋好友:在宝宝流口水的阶段,跟宝宝嬉戏玩耍时不要总是捏宝宝两边胖乎乎的脸颊,那样也会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加重宝宝流口水的情况。
对于宝宝流口水,妈妈们也不必过多的担心,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而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后,嘴边也不再湿嗒嗒的了。
妈妈们及时甄别宝宝病理性流口水情况1、口腔溃疡:宝宝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围出现水泡,可能就是口腔溃疡或是口腔炎,这样会使宝宝因为怕痛而不想吞咽。
2、喉咙发炎:宝宝口水流不止,同时又合并发烧、流鼻水等症状,那么宝宝可能是感冒了或患有咽喉炎、扁桃腺炎等而引起吞咽不良。
3、病毒感染:如感染手口足病、水痘等,都有可能会引起口腔内及舌旁的溃疡而导致疼痛、吞咽困难。
4、蛔虫症:宝宝伴有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萎缩、咀嚼无力,这是由于消化不良、肠道蛔虫症所致的流涎症。
5、呼吸系统感染:宝宝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时候,也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还可能伴随有咳嗽、发热等症状。
妈妈们擦亮眼睛,早发现早治疗,使宝宝免受疾病之苦。
如何进行护理?宝宝流口水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宝宝的皮肤较薄,而口水中又含有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消化酵酸,所以当口水流到嘴角、脸庞、脖子甚至是胸部皮肤时,很容易让皮肤的角质层被腐蚀,或是因为潮湿而导致霉菌感染,产生发红或湿疹、发炎等症状。Get这几招,为宝宝保驾护航!
●及时擦拭宝宝一旦有口水流出,应马上用清洁的质地柔软、吸水强的棉布小手帕擦掉。由于宝宝的皮肤比较嫩,擦的时候要小心,最好是“沾”。
●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宝宝流口水,会把衣服、枕头、被褥等弄湿。所以宝宝的衣服要经常换,防止细菌滋长。枕头、被褥等也要勤洗勤晒,在太阳下晾晒杀菌。
●宝宝护肤给宝宝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稚嫩皮肤。
●剪短指甲皮肤瘙痒,宝宝难免去挠。尖尖的小指甲容易戳伤宝宝娇嫩的皮肤,而且指甲里面藏有的污垢还可能给宝宝的皮肤带来新的感染,所以要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