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从口腔病变发现艾滋病

  12月1日为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从感染HIV艾滋病毒到艾滋病发病之前的很长时间内(平均7年以上)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据国际研究和许多人的临床经验提示,在艾滋病发病前14年内,大多数艾滋病患者都会先行出现口腔症状,表现为各种口腔病损,这是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重要指征之一。白念珠菌病

  又分红斑型和假膜性两种类型。多发生于上腭及舌背;在病损的红色区域上有时可见白色斑点或斑块。病损也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白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斑块可以擦去,留下红色区域并伴有出血。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人群中具有相当高的患病率,在HIV感染的不同阶段均有发生,最高可达96%。

  口腔念珠菌感染常常是HIV感染的最初表现,在口腔损害中最为常见;对绝大多数病例而言,是HIV感染后免疫抑制的早期征象,表明有其他机会性感染出现的可能。有人认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和毛状白斑可作为发现或预测艾滋病的指标。

毛状白斑 

  毛状白斑是发生于舌两侧边缘的白色或灰色的病变,病变也可延伸到舌腹部及舌背部,不能擦除。毛状白斑在HIV感染及艾滋病患者中,是发生率仅次于念珠菌病的常见的口腔表征,也是HIV相关疾病的标志,几乎仅见于HIV感染和艾滋病人人群,有非常显著的特异性。因此,对毛状白斑的出现应予以高度重视。

卡波西肉瘤

  卡波西呈单个或多个红色、淡蓝色或紫色的斑块或肿块,有或无溃疡,先见于上腭和牙龈,卡波西肉瘤在一般人群中很罕见,随艾滋病的流行,卡波西肉瘤大量出现于艾滋病危险人群中。

  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中,卡波西肉瘤的患病率仅次于念珠菌病和毛状白斑,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所有HIV阳性者或艾滋病患者,从婴幼儿至成年人均可发生口腔损害。通常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为男性同性恋者、异性恋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等成年患者。

牙周病

  表现为牙龈炎、牙龈溃疡、坏死以及牙齿松动,并可出现牙龈出血疼痛和恶变等症状。据报道,19%-29%的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有牙周炎。

《今日口腔》小编整理

“发现牙医的精彩,满足牙医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赞赏

长按







































白殿疯从哪里长
哈尔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fw.com/yykyys/69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