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下肢冰凉,为什么上面上火,下面发寒?
现在这种病十个人里大概九个人里都有它,这种病症叫做上热下寒。
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现代病。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眼睛老在动,看手机看电脑看视频;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饮料甜品,服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脑子老在动,各种念头潮水一样袭来,操心完自个小事,又操心国家大事。
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着。
上面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最后火始终下不去,上面越来越热,下面越来越冷,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上热下寒具体来说,上热的症状是:动不动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是常有的事,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
下寒的症状是: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还有宫寒痛经。
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上热下寒怎么调理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
可是有的人调理的时候,只看重去火,这就大错特错了。上面的火被去了,下面只会越来越寒凉。
真正的调理方案应当是引火归元,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岂不妙哉?
人体有自己的小宇宙,心火要往下走,温暖我们的下半身,肾水要往上走,滋润我们的上半身,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阴阳平衡,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思路有了,也有要调理的具体方案。
1、药物调理
我们来看看张仲景的方子,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炙甘草、黄芩、干姜、半夏、大枣、黄连。
要想打通中焦,首先要建中,要固住脾胃的正气,所以张仲景用了炙甘草、干姜、大枣。
中焦有邪气怎么办?比如湿气比如积食比如有痞块,这时候半夏就派上用场了,半夏的作用就是降逆的,比如呕吐,比如打嗝,它都可以搞定。胃气以降为主。
上面有虚火又咋整?不怕,有干将黄连、黄芩,这两味药可以把上焦的火清掉,还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块、结节一举扫除。
2、自我调理
由于现在煎炸的食物比较多,很多人也会很喜欢吃这一类食物,但是,上热下寒体质者,不宜吃煎炸、烧烤食物。
应该以平性的食品为主,例如面食、大米、银耳、南瓜、蔬菜类的茄子西红柿等等,尽量不吃韭菜、羊肉、辣椒。三餐一定要吃热,无论冬夏都应少食啤酒冷饮、生冷硬食物。
生活起居注意少熬夜,坚持每晚11点进入熟睡状态,肝胆负责机体的代谢解毒功能,此时人体进入熟睡状态,有利于肝胆经气畅行。
感悟上热下寒是现代很多人都有的症状,不少人夏天出汗,常常为上身出汗,下身出汗较少,这样的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那么,上文中关于上热下寒的调理办法,各位一定要在生活中用起来,将自己的身体调养好,避免疾病发生。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