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告家长书
春季到来,随着气温的变化,各种传染疾病进入高发期,危害着幼儿的健康。为了让孩子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健康成长,在此,我们邀请家长朋友与幼儿园一起努力,做好幼儿春季保健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Part
1
卫生保健篇
1、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有利于消灭细菌,减少疾病的发生
2、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在8-18℃时,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人体感觉舒适健康。
3、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在上午9点—11点,下午2点—4点,城市中的污染较少,开窗效果较好。
4、注意卫生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勤洗手。
5、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6、尽量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奔跑跳跃,既有利于孩子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心情舒畅。
7、早睡早起身体好。为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为孩子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睡眠充足,并勤晒被褥和换洗衣物。
Part
2
饮食保健篇
1、饮食应做到营养均衡,选择多样化的食物,做到科学合理的搭配。
2、多吃五谷杂粮。粗粮杂粮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应适当提高粗粮杂粮在饮食中的比例。
3、春季尤其要加强补钙。因为春天是孩子的猛长期,补钙有助于身高增长。富含钙质的食物有芝麻、黄花菜、萝卜、胡萝卜、海带、虾皮、牛奶、骨头汤等。
4、春天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大脑和身体发育有促进作用。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蔬菜水果有: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大枣等。
5、督促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油炸食品;减少零食和冷饮的摄入。
6、多喝白开水。白开水不仅能够补充孩子体内缺少的水分,还能够增强孩子的新陈代谢能力,有利于将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降低生病的概率。
Part
3
穿衣保健篇
1、孩子的衣着应宽松轻便、方便穿脱,不要穿装饰繁琐或紧身的衣物,避免幼儿入厕和活动时不便,发生意外。
2、请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加减衣服。既要遵循“春捂秋冻”,又要适应孩子代谢快、易出汗的特点。做到不急于减衣脱衣,也不过于保暖。可以通过接触手脚不凉,颈后温热不出汗来判断。
因早晚温差较大,在入园时请穿厚外套,同时请准备一件薄外套,以便老师在户外活动时为孩子替换。
Part
4
疾病预防篇
“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节,由于空气干燥,天气多变等原因,特别容易引起孩子感染水痘、风疹、手足口等疾病。
一、手足囗病
1、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
2、临床表现:
①口痛,厌食,低热。
②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3、隔离和预防
①隔离患儿二周。
②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③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物品消毒等。
4、治疗
①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
②防止继发感染。
二、流行性感冒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2、临床表现
①突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②伴有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隔离和预防
隔离至热退后2天症状消失为止: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增强体质,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少去公共场所,不去病家串门;有条件者接种流感疫苗。
4、治疗,对症处理
三、水痘
1、传播途径:飞沫或被疱疹浆液污染的物品。
2、临床表现
①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②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初为红色细小斑丘疹,数小时后变为圆形的有薄膜包围的露珠“状疱疹,周围有红晕,伴有痒感,1-3天后疱疹变干结痂。以躯干、腰、头皮多见,四肢稀少,呈向心性分布:常成批出现,在同一时间内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疹。口腔、咽部、或外阴也可见皮疹。
3、隔离和预防
①隔离至皮疹全部变干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②注意室内通风;对易感者接种水痘疫苗
4、治疗
保持皮肤、指甲清洁,避免抓破疱疹。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