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于肠病毒的一种。
一、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玩具餐具及床上用品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三、易感人群:幼儿多发,小于三岁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临床表现: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常伴咽痛。发热一至二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一至二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常见于手掌、足底,也可见与臀部。
五、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5、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最近是幼儿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请各位家长留意、注意预防。
我园关于手足口的预防措施及小建议:
1.我园非常重视手足口病,幼儿园加强了消毒工作和晨检工作;
2.如果宝贝晨检时或在家发现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的请您配合幼儿医院检查就诊;
3.如果确诊为手足口病情您第一时间告知幼儿园,不要欺瞒,这也是对其他家长负责任;
4.如果宝贝患上手足口病请不要惊慌,按照医生的嘱咐,注意休息,暂时不要上幼儿园,等医院开具康复证明后方可入园;
5.幼儿园发现园内宝贝有手足口病也会第一时间告知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