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喜欢吃大蒜,在他眼中大蒜可好了,能杀菌,能缓解牙痛,还能让食物更有味道。但是他老婆不喜欢,理由是吃完大蒜嘴巴很臭,影响形象,而且还说大蒜炝锅会致癌。刘先生想知道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本草纲目》记载:“胡蒜,其味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祛寒湿、辟邪恶、消痛肿,化痰积肉食。”
据说,古代有一位皇帝到民间游玩,到的正是江南一带。江南水多,湿气重,皇帝玩了几天就感觉身体不太舒服,还有点拉肚子。御医表示这是疲劳加水土不服,又有风邪入侵,于是给皇帝用了药。
但是皇帝用药后还是感觉身体不舒服,没有精神。此时,江南一位大户人家送来一张祖传偏方,其中一味药就是大蒜。皇帝连续服用几天后病症消除,精神好转,所有人都很开心。
故事的真假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但是大蒜治病的确是有理有据,这一点从本草纲目的相关记载中就能看出来。
滋养五脏、开窍
大蒜是一种调味料,十分百搭,做菜做汤都可以加一点,它生吃有点辣口,但是磨成蒜泥或煮熟再吃,辣味就会减少,其中的营养物质也能更好地被五脏吸收。以前干重活的男性,中午吃饭没什么讲究,往往是一口蒜一口饼,就这么吃一顿,吃完饭又有力气干活。
祛寒湿、避邪恶
大蒜性温,味辛辣,有除风、破冷的作用。冬天天气寒冷,吃上几口生蒜,很快就会感觉胃部火热,手脚发热。住在河边、捕鱼打捞的人们,经常会在口袋里带点蒜,感觉冷、鼻子不通气的时候吃上一点。
消痛肿
牙齿发炎、牙龈红肿的时候,将大蒜切片含在口中,有助于缓解疼痛。大蒜有消肿杀菌的作用,之所以有炎症,就是因为口腔中细菌比较多。等到疼痛好转了,要尽快看口腔科医生,大蒜能辅助止痛,但是不能治疗牙周病。
健胃消食
腹胀、食欲差、恶心想吐,这个时候看到油腻的食物就很难受,一点胃口都没有,这个时候可以吃点大蒜,它的辛辣味道能促进唾液和胃酸分泌,提升食欲。积食的朋友也可以吃点大蒜消食,不过,如果有胃溃疡,就不要吃太多大蒜了。
如此看来,大蒜对人体是有益的,那么为什么一炝锅就变成有害的了?到底咋回事?
说大蒜炝锅会致癌,其实是误解
平时做菜很喜欢用大蒜炝锅,尤其是拍扁的大蒜,放到油锅里一炒,很快就有蒜香味,然而一档电视节目却在大蒜炝锅炒熟菜后拿去检测,发现里面有丙烯酰胺。这让看过节目的人都有点担心,这么常见的操作,竟然不健康?
从大蒜这个角度来说,每次炒菜顶多放几瓣,除非吃蒜泥龙虾这类美食,才会放很多大蒜,这么一点大蒜能产生多少致癌物呢?只有零点几微克。说到底,大蒜只是配料,不是主料,每天不会吃多少。
从致癌物这个角度来说,丙烯酰胺是2A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风险不明,节目中也没有明说吃多少大蒜会致癌,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和酒精、苯并芘、黄曲霉素相比,丙烯酰胺的致癌程度更低。
如果说大蒜炝锅不能吃,那么其他食物也会变得危险,因为大多数油炸食品、烘焙食品中都有丙烯酰胺,换言之,只要温度达到一定高度,食物中有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就避开不了这种成分。
如果担心健康,不如改掉炝锅这个炒菜习惯,因为在高温和热油的作用下,炝锅后的调料很容易焦糊,经常吃对人体有害。
自查一下,看看平时炒菜犯了几个错误?
1)刚洗好的菜就下锅爆炒
洗好的菜上面有很多水分,下锅后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很有大厨的感觉,但是这种方式不太健康,因为水碰到油后会产生细小的颗粒,很容易被吸进体内,另外,油汁很容易溅出来烫伤皮肤。
2)不刷锅连着炒两三道菜
炒完一锅又接着炒,连着炒两三道菜,锅里的残渣厚厚一层,甚至懒得铲掉它,这种行为会让锅里的食物残渣继续加热,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而且会破坏后炒的菜,吃起来有一股糊味。还有一些人炒菜后会就着锅里的油烧个汤。
3)担心菜没熟拼命爆炒
炒好的青菜、韭菜颜色发暗吃起来还比较老,多半是炒过头了,蔬菜一般爆炒两三分钟即可,感觉颜色变青了就可以准备关火。爆炒时间长会损失营养破坏口感,得不偿失。
炒菜并不是把菜炒熟了就行,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注意饮食安全,如果有炝锅、不刷锅、过度爆炒的行为,要及时改。
综上所述,平时炒菜的时候先用大蒜爆香没什么问题,注意不要炒糊了就行,熟吃有营养,生吃更有营养,最好切成片或磨成泥,能够更好地发挥保健功效。不过要提醒大家,如果有便秘、眼干、口干等阴虚症状,不要吃太多大蒜,会加重身体不适。
参考资料:
[1]炒菜常犯5个错误,不仅营养少还伤肺!简单改变就能避免,别再中招了·北青网.-03-21
[2]大蒜炝锅致癌,是真的吗·新华网.-07-17
[3]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健康中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