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科普常见的刷牙误区

补骨脂针剂能不能治好多年的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01/9014714.html

误区一:刷牙用力过度

很多人觉得力气越大,牙齿刷得越干净。其实不然,力气太大,会损伤牙齿、牙龈,易引起牙龈萎缩、口腔溃疡等;还会造成珐琅质的磨损,导致蛀牙。

建议:刷牙力气适中,以刷干净牙面为宜。

误区二:刷牙时间不当

我们都知道刷牙时间太短刷不干净,殊不知时间太长,也有害无益。不但会损伤牙龈和口腔黏膜,易引起炎症,还可能导致牙龈萎缩。

建议:每次刷牙时间在2-3分钟左右即可。

误区三:饭后马上刷牙

有人觉得饭后立即刷牙,可以及时清理牙缝里的食物,有利于保护牙齿。其实,也不科学。

口腔医生表示,饭后尤其是食用了酸性物质后,牙齿表面的珐琅质会受刺激而变得松弛。此时刷牙,会使珐琅质受损,进而威胁到牙齿深部的牙本质。

建议:饭后不宜立即刷牙,可先用温水漱口,3分钟以后再刷牙。每天刷2-3次即可。

误区四:牙刷不合适

口腔医生发现,80%中国人使用的牙刷普遍偏大。其实,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成人应选择刷头短而窄的牙刷,刷头长约2.54-3.18cm,宽约0.79-0.95cm;刷毛软硬适中,2-4排就足够了。

建议:一般牙刷的使用期限不要超过三个月。

误区五:刷牙方法不当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刷不到牙齿间的缝隙,而且容易磨损牙釉质,导致牙齿松动、敏感,诱发一系列牙龈问题。

误区六:刷牙前先沾水

挤牙膏前,很多人习惯先把牙刷润湿,这样可以刷出更多泡泡,觉得刷得更干净。但是,刷牙达到的清洁效果,其实是牙膏和牙刷在牙齿表面摩擦形成的,沾水后刷牙,虽然牙膏会起更多泡沫,但是摩擦力度大大减小,清洁度也可能大打折扣。

这样看来,刷牙也是门“学问”。一口好牙,学会正确刷牙很关键,日常不做伤牙的事也很重要。

首先,正确选择牙刷,其次,刷牙方法也很重要!

2-6岁的儿童还难以掌握和独立完成正确的刷牙动作。因此,需要家长帮助,这个时候用到的刷牙方法,我们称之为“圆弧刷牙法”,每天至少帮助孩子正确刷牙一次。

圆弧刷牙法

口腔医生常推荐成人使用“巴氏刷牙法”,又称“水平颤动拂刷法”,这是一种有效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的方法。

怎么样,你学会刷牙了吗?今天就试试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fw.com/yykyys/93065.html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