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找医生瞧,没有让空手走的时候,多多少少总得给你开点药拿着,这些医生估计也有提成”。是不是经常听到类似抱怨,甚至自己就说过这样的话。
‘乱开药’的现象确实存在,不过是不是乱开,不应由病人根据主观判断下定义,因为自己不是医生,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的确看不出来,特别是中医。2年前,朋友觉得嗓子不舒服、牙龈胀痛、舌根肿大、肩颈不适,医院看,说上火,挂了5天消炎药,随后这些不适得到了缓解,本以为好了。结果才1周又不舒服了,医院挂号检查,拍片、手检、面诊,甚至洗了牙……没有明显的肿、硬、核、溃烂,在西医看来就不是病,可是肿胀依然存在,怎么办?大夫说那就吃点消炎药吧,半个月的用量,朋友吃了一周,就放弃了,没效果。
朋友听表姐说岱宗堂看的挺好,心动去看看。舌诊、把脉、问诊,大夫说是典型的淤症,开了方子,抓了药,还贴心熬好,回家一热就可以,省时省力,简单方便。当时朋友不太乐意治疗,医院说发炎,可中医大夫却开了疗程用药,考虑到不适还在,就用了,用到三分之二时,肿胀麻完全消失,兴冲冲的咨询大夫想停药,被大夫劝住了:中医讲究治调结合,病症是治没了,依旧需要用调的方式巩固一下,一来防止旧病复发,二来预防新病来袭。现在朋友觉得中医香的不得了,全家都是中医的铁杆粉丝。
肿胀麻在朋友看来就是不舒服,不是病,没病开药就是‘乱开药’,可是中西医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不同,诊断标准自然有差异。解决‘乱开药’的问题,首先需要大家有辩证思维,不钻牛角尖,其次是找对医生,发现治疗无效后及时止损,更换疗法和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