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牙
宝宝开始长牙后,爸爸妈妈们既高兴又烦恼,高兴的是宝宝终于开始长牙了,不用担心宝宝比同龄宝宝出牙晚,但是宝宝出牙时出现的不适症状也让爸爸妈妈很担心。
宝宝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左右开始长牙,但是不同体质的宝宝,长牙时间也有早有晚。有的4、5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长牙,有的1岁左右才长。
牙齿从牙龈粘膜钻出来时,会非常疼,往往会使宝宝们出现流口水、哭闹烦躁不安、体温升高发烧、牙龈发痒红肿、食欲下降轻微腹泻等现象。
宝宝长牙时牙肉红肿疼痛,爸妈可试试以下方法帮宝宝舒缓不适。
乳牙按摩
爸爸妈妈可用干净的手指或者湿润的软布包着手指按摩宝宝牙龈,有助于缓解出牙的疼痛。
准备磨牙棒和牙胶
宝宝长牙时,咀嚼可以帮助宝宝有效缓解疼痛,咀嚼时宝宝的颌部不断运动可以减少疼痛和肿胀感。妈妈可以选择一些色彩漂亮、厚度适合、软硬适度的牙胶来让宝宝咬,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对牙胶的清洗和消毒。
适当冷敷
让宝宝嚼些清凉的东西不仅有助于舒缓发炎的牙龈,还能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家长可冷冻磨牙棒,或者一些清凉的蔬果如苹果、胡萝卜给宝宝磨牙,冰凉的感觉可以缓解宝宝牙龈肿胀的不适。
巧用奶瓶
在奶瓶中注入水或果汁,然后倒置奶瓶,使液体流入奶嘴,将奶瓶放入冰箱,保持倒置方式,直至液体冻结。宝宝会非常高兴地咬奶瓶的冻奶嘴。记得要不时查看奶嘴,以确保它完好无损。
及时清理口水
宝宝长牙会刺激牙龈神经,从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宝宝嘴巴周围的皮肤不断受到口水的浸泡,可能会长出皮疹甚至粗糙皲裂。爸爸妈妈可以准备多条柔软的纱布,及时的用温水给宝宝擦干口水。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擦破皮肤引起感染。宝宝的上衣、枕头、被褥常常被口水污染,要勤换勤洗勤晒,以免滋生细菌。
肠胃不适
宝宝长牙时牙龈发痒、肿胀、疼痛不适很容易宝宝在喂奶时常变得浮躁不定,原本爱吃的奶和辅食也会拒绝,胃口也变得不好了。此外,因为唾液在口中分泌数量的增加也会影响孩子的消化系统,引发呕吐、腹泻等状况。
可以给宝宝一些凉爽的食物,适当把奶嘴孔调大,让宝宝容易喝到又不呛奶为适宜,也可以用杯子或勺子喂。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及时停止给宝宝添加其他辅食,以粥、软烂的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孩子口腔内的卫生和餐具的消毒。
最好每日给孩子清理口腔,清理时妈妈坐在椅子上,把婴儿抱起放在腿上,婴儿头部稍稍往后仰,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蘸上凉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以及长出来的牙齿。
体温升高
宝宝出牙时体温稍稍会升高,宝宝因此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这是因为牙齿穿出口腔黏膜过程中,所引起的正常发炎反应。只要孩子的体温没有超过37℃,并且食欲较好,没有异常一般不需要处理,可以给宝宝多喝些温水。如果宝宝高烧超过38.5℃,医院进行诊断,不可盲目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物,以免耽误宝宝病情。
自助查询功能中科医院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