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色,口中渴,腹微满,小便短赤,舌苔黃腻,脉滑数。
方歌:茵陈蒿汤治阳黄,大黄栀子共煎尝。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黄
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热淋。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歌:八正萹瞿滑车通,栀黄灯草热淋清。
三仁汤(《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
功效: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病湿重于热证。恶寒头痛,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细而濡。
方歌: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
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
组成:飞滑石、淡黄芩、绵茵陈、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功效: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之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吐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
方歌: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薄贝芩翘射干放,湿热并重用此方。
连朴饮(《霍乱论》)
组成:制厚朴、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子、芦根
功效: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歌:
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医学启源》)
组成: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白术、苍术、当归身、人参、甘草、苦参、黄芩、知母、茵陈、猪苓、泽泻
功效: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或微黄,脉弦数。
方歌:
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朋,
二术参苦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
二妙散(《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苍术
功效: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方歌:二妙散内苍柏兼,三妙四妙膝苡添。
以上内容为小编总结、整理,如有错误,还望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识的小小搬运工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