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fromPixabay
复发性阿复他溃疡、口腔白斑病、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熟悉)。
HIV密切相关的口腔病变(熟悉)。
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了解)。
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
上皮层:相当于皮肤表皮层。一般是复层鳞状上皮。
固有层:为致密结缔组织,相当于皮肤的真皮层。
基底膜:位于上皮和固有层之间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牙龈、硬腭的牙龈区和中间区无黏膜下层。
口腔黏膜的分类:
被覆黏膜:分布于唇、颊、口底、舌腹、软腭
咀嚼黏膜:龈、腭
特殊黏膜:舌背。参与味觉感受和咀嚼。有特殊的味蕾和各种乳头。
口腔黏膜病(oralmucosaldiseases):
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差异大、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
主要表现为口腔的某一区域的黏膜的正常色泽、外形完整性及功能发生改变。在早期,应特别注意色泽的改变。
口腔粘膜病各论: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口腔黏膜白斑、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口腔溃疡分为三大类:创伤性溃疡、疾病伴发的溃疡(例如肿瘤)、病因不明确的溃疡。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指疼痛而原因不明的溃疡
特有的临床表现——具有反复发作特性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
疾病特点: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
一般7-10天可自愈。
临床治疗以减轻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症状为主,一般病程不会缩短。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病因——不明确:
如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分三型:
轻型阿弗他溃疡
重型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腺周口疮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阿弗他口炎型)。
轻型阿弗他溃疡:
好发部位:角化程度较差的区域,唇、颊黏膜。
数目不多,溃疡不大,一般直径2-4mm,圆或椭圆形,周界清晰,孤立散在。
分为发作期、愈合期和间歇期。
持续1-2周后,溃疡自行愈合,不留瘢痕。
黄:溃疡表面有渗出物覆盖,呈浅黄色假膜。
红:溃疡周围有约1mm的充血红晕带。
凹:溃疡中央凹陷。
痛:触痛、灼痛感明显。
重型阿弗他溃疡:
好发部位:口角,向口腔后部移行趋势,咽旁、软腭、舌腭弓、悬壅垂。
溃疡大而深,“似弹坑”,深及黏膜下层直至肌层,周边红肿隆起,基底较硬。
疼痛明显。
预后可形成瘢痕。
发作期可达月余甚至数月,有自限性。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部位:散在分布于黏膜任何部位。
临床特点:溃疡小而多,直径小于2mm,可达数十个之多。
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低热、全身不适。
预后不留瘢痕。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了解):
局部治疗: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感染、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激光、紫外灯)。
全身治疗:对因治疗、促进愈合、减少复发。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黏膜白斑(leukoplakia):
定义: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能擦去,也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
属于癌前病变。一些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病因:长期的外来刺激(吸烟、咀嚼槟榔、酒精、不良修复体、残冠、残根等)。
白念白斑,易发生癌变。
口底-舌腹区
颊粘膜在口角区的三角形区域
软腭复合体。
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表现:
一般特点:好发于中年男性,以颊黏膜最多见,(3个高危区)。
略有粗糙感,可无其他明显症状。
均质型(斑块状、皱纸状)。质地比较均匀,一般预后相对较好。
非均质型(颗粒型、疣状型、溃疡型)。易癌变。
最后确诊依据组织学检查
癌变的临床表现与年龄、性别、吸烟、部位、类型、病理、时间有关。
口腔粘膜白斑的治疗(自学):
去除刺激因素
局部用药(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
药物治疗
手术切除。
所学黏膜病中有哪些可表现为口腔溃疡?
口腔黏膜上一白色斑块状病损,可能是哪些疾病,如何进行鉴别?
白色念珠菌与哪些口腔黏膜病相关?
整理徐鑫鹏
排版徐鑫鹏
审核黄秋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